期待着,期待着,预产期终于来了。准妈妈们鼓足了勇气,准备与分娩一搏,彻底卸货。可是,明明已经到了预产期,身体却没一点反应。落红、破水、镇痛这些分娩征兆一样也不见,这是怎么回事呢?像这样预产期到了不见分娩征兆怎么办呢?让好孕2000来为带介绍一下相关知识吧。
对孕育知识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在临近分娩之时,准妈妈的身体会发出一系列的征兆,告诉准妈妈,宝宝就要到这个世界上来了。这个时候,准妈妈们只要由家人陪同,拎上待产包,到预定的医院待产就行了。可是,有的准妈妈却左等右等,分娩征兆还是不来,这是为什么呢?
关于分娩征兆,目前医学上还不了解启动分娩征兆的时机。临床上只能得知怀孕37~38周会自动开启,甚至是到40周出现分娩征兆也是正常的现象。若是过了预产期,一般正常情况下,可以等到41周再考虑催生。这中间需评估孕妈咪和胎儿的情况,如胎儿过大、胎儿心跳不稳定或孕妈咪罹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子痫前症等,就可能会提前进行催生。
一般催生是从静脉注射或是阴道塞药,但药物作用在不同人身上会有不同反应。若是孕妈咪对于催生药物没有反应则称为“催生失败”,一般若是催生3天还是无法生产,则可考虑剖宫产。
从分娩征兆、待产到胎儿产出的过程少于3个小时就称为急产。在医学上对急产的定义则为:初产妇,子宫颈扩张速度每小时大于5 cm。经产妇,子宫颈扩张速度每小时大于10 cm。临床上急产的概率并不高,但10个急产的产妇有9个为经产妇,也就是初产妇急产的概率相对较低。
对部分产妇来说,分娩征兆可能不容易分辨,通常对于个性不拘小节、粗神经或是对疼痛感较能够忍耐的产妇而言,就很有可能已在产程中却不自知而发生在家里或是救护车上生孩子的情况。因此孕产专家不断强调,经产妇或是有急产经验者,一旦有了产兆就要马上到医院检查。
曾经有自然产经验的女性,因为子宫颈已有被撑开或是松弛的可能,再次撑开相对较为容易。因此生越多胎且生产越密集的经产妇,发生急产的概率自然越高。
另外,除了产妇本身的条件以外,胎儿的体形也可能造成产妇急产的。比如,胎儿体形较小而产妇体型较高大或是骨盆腔较大,也可能会有急产的状况。急产除了可能导致宝宝在医疗资源不足或甚至无医疗资源的场所诞生而造成危险之外,也容易因胎儿出生过快,而造成产道神经、肌肉受伤。
预防急产最好的方式是,当出现任何分娩征兆都立即到医院检查。也建议生产的医院不要离家太远,车程最好能够控制在半小时内。
从上述内容我们了解到,目前医学对预产期到了不见分娩征兆的情况还没有权威的解释。那么,预产期到了不见分娩征兆怎么办呢?作为准妈妈,只要把自己及时的交给医生就好了。到了预产期,不论是够收到分娩征兆,都应该在家人的陪同下到医院检查。让医生通过检查结果,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确保宝宝安全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