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民间一直有一条“春捂秋冻”的带娃法则在流传着。许多妈妈在这个秋高气爽的季节,都想要让孩子先冻一冻。而不是随着气温才下降,马上将孩子裹得严严实实。只是有些妈妈在孩子没冻两天就开始感冒、发烧、拉肚子时,不禁要怀疑这条法则是不是真毒对孩子有益了。究竟在这个秋高气爽的季节,宝宝是不是该冻一冻?“春捂秋冻”是不是科学呢?下面来了解一下相关的知识。
一、宝宝秋天该不该冻
“春捂秋冻”的意思就是春天别急着脱掉棉衣,秋天有点凉也不能急着穿衣服。这是我国多年的传统,而它本身也有着一定的道理。宝宝为什么要秋冻?一是避免体液消耗,宝宝刚从妈妈肚子里面出来,需要慢慢适应外面的温度变化,并且自主调节体温。如果这个时候就早早地给他穿上厚重的衣服,那么宝宝在调节体温时,就会大量出汗,这就导致其体液大面积消耗,影响身体健康。二是为了提高宝宝的耐寒能力,此时应该穿一些轻薄的衣服,逐渐适应温度,等到冬天再慢慢地增添衣服。这不仅能锻炼孩子的耐寒能力,还能避免感染风寒。
二、秋冻一定要循序渐进
一些宝宝刚秋冻没多久,就出现感冒发烧的症状,这其实是妈妈们太着急所致。其实秋冻的时候一定把握渐进和适度两个原则,慢慢地发展。同时也要增强宝宝的户外锻炼,避免“冻而不动”的情况。
三、宝宝秋冻要注意什么
既然秋冻有益健康,那么相信不少妈妈已经摩拳擦掌,准备“扒光”宝宝的衣服了。但是,要提醒各位宝妈的是,秋冻也要掌握方法,否则只会是锻炼不成反染病。
1、掌握气温防突变
秋冻一定要注意气温突变,因为此时的天气变化无常,往往一场雨就降好几度,如果此时依然坚持秋冻,不给孩子增加衣物,那么很可能会伤风感冒。所以说一定要掌握气温变化,适时地给孩子增减衣服,做好保暖措施。
2、各个指标都要注意
· 时间:要把握好秋冻的时间,一般是从立秋到立冬的三个月。过了立冬之后一定要添加衣物,因为此时的温度基本上是非常低了。
· 温差:无论是室内外温差、还是昼夜温差,只要超过8℃,就要注意给孩子添加衣物,避免受凉。
· 表现:如果孩子有面色潮红、汗多等症状,那么就表示他很热,需要减少衣物;如果手脚发凉、流鼻涕、打寒战等,就要及时添加衣服。
3、注意年龄有别
刚出生的宝宝可以穿件单衣裹个薄被,注意不要太束缚,便于活动,温度低于20℃要额外添加衣物;2-3岁的宝宝可以选择纯棉贴身线衣裤,便于排汗,温度降低的时候可以增加单衣,注意不要选择化纤材质的衣服;3岁以上的不能过早穿厚衣服,并且要多出门运动,增强体质。
4、注意宝宝自身体质
如果宝宝的体质较差,虚弱多病,那么就不应该进行秋冻,比如有先天性心脏病、贫血、反复支气管炎、频繁感冒的宝宝等。因为这些宝宝对气候、温度非常敏感,早晚温差大的时候非常容易感冒。
从上述内容,我们了解到,“春捂秋冻”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当然,这仅仅是理性的说法,只供大家参考。而且,上文也说了,秋冻也要掌握方法,有许多的注意事项需要宝妈们时刻关注。另外,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秋冻,得看宝宝的体质来定,宝妈们不可随便对宝宝进行秋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