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秋雨渐渐凉,随着秋天的到来,季节的骤然转变也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一些小小的麻烦。特别是我们的小宝宝们,若不注意,就会出现感冒发烧的情况。而不少新妈妈的育儿经验还不丰富,有的过于相信长辈们传授的偏方秘法。在宝宝感冒发烧后,一味的使用这些偏方秘法,反而给宝宝造成了负面的影响。有关专家介绍,宝宝发烧,偏方秘法要谨慎使用,否则,若使用不当,往往会适得其反。下面,一起来看看有关孩子感冒发烧的秘法和随便使用的后果。

宝宝发烧
1.发烧要立即捂汗
孩子发烧,很多妈妈首先想到的就是捂汗,觉得出一身汗烧就能退去。因此无论春夏秋冬,只要孩子发烧,就都把他裹得非常严实。但是这么做只会让孩子热出一身汗,而发烧症状得不到缓解。
专家表示捂汗退烧并不科学:相较于成人,孩子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如果裹得过于严实,那么其体内热量很难散发出来,这会引发体内温度失衡,严重的还可能出现高热惊厥、抽搐等现象。
2.擦酒精能退烧
由于酒精擦浴可以扩张皮肤血管,增强皮肤血管的散热功能,使体温下降,因此很多家长会采取酒精擦拭为孩子降热,但是酒精的刺激性很大,直接擦拭会导致孩子皮肤毛孔过早、过快收缩,影响排汗散热。
并且酒精很可能透过皮肤,渗入孩子体内,进而导致酒精中毒。近日,媒体报道一位妈妈利用酒精退烧,导致孩子意外死亡的悲剧事件。因此医生建议:家庭物理降温应选择温水擦浴、减少衣物等安全的方法,避免宝宝健康受损。
3.生姜红糖能退烧
专家表示:虽然生姜红糖确实能退烧,但是并不适用于所有发烧问题。发烧分为风寒型发烧和风热型发烧两种,如果是风寒型,那么生姜红糖水就能有效驱寒发汗;而如果是风热型发烧,那么喝生姜红糖水只会加重病情。
宝宝发烧不能乱投医
面对宝宝发烧,切莫病急乱投医,而是要遵循一定的章法:宝宝发烧低于38.5℃,可以采取一些科学的物理降温方法,比如温水擦身、降低环境温度以及使用退热贴。宝宝发烧后,要先给他洗个温水澡,擦干之后躺在阴凉处,并用干毛巾或者凉被盖好。之后在宝宝的脑门、腋下以及股动脉部位贴上退热贴。不过一般的退热贴含水量低,散热性能不佳,所以,大家在选择退热贴的时候,也要谨慎,选择一些知名的,质量优越的退热贴为宜。
从上述内容,大家已经对感冒发烧的偏方有了一定的认识了。宝宝发烧,偏方秘法要谨慎使用,希望大家能够多关注这方面的知识。另外,如果宝宝发烧厉害,甚至在38.5℃以上,就应该及时的到医院,由专业的医生来处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