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们给大家介绍过宝宝夜晚哭闹的原因,宝宝夜晚哭闹不仅宝宝自身无法入睡,而且把爸爸妈妈搞得也无法休息。宝宝哭闹的原因有很多,而且随着时间的不同而不同。宝宝哭闹是一种表达信息的方式,爸爸妈妈们要学会读懂宝宝所要传达的意思。下面我们就和大家谈谈宝宝哭闹的原因有哪些?快学习一下吧!
1、饥饿性啼哭
宝宝常在喂奶后2~3小时啼哭,哭声较短,声音由小变大,很有节奏,不急不缓。与此同时,当妈妈用手指触碰宝宝面颊时,宝宝会立即转过头来,并有吸吮动作;若把手拿开,不给喂哺,宝宝哭得会更厉害。
2、健康性啼哭
婴儿正常的啼哭声抑扬顿挫,不刺耳,声音响亮,节奏感强,无泪液流出。每日累计啼哭时间可达2小时,是运动的一种方式。婴儿正常的啼哭一般每日4~5次,均无伴随症状,不影响饮食、睡眠及玩耍,每次哭时较短。
3、饱胀性啼哭
多发生在喂奶后,哭声尖锐,两腿屈曲乱蹬并向外溢奶;若把宝宝腹部贴着妈妈胸部抱起来,哭声会加剧,甚至呕吐。
4、尿湿性啼哭
常在吃完奶或睡醒后,啼哭强度较轻,无泪,哭的同时,两腿蹬被,有时边哭边活动小屁股
5、吸吮性啼哭
这种啼哭,多发生在喂水或喂奶3~5分钟后,哭声突然阵发。原因往往是因为水、奶过凉或过热、奶头孔太小吸不出来奶水、奶头孔太大,奶水太冲,呛奶等情况。
6、温度不适性啼哭
室温偏高或衣服被子太厚时,宝宝哭声较高,并且四肢乱蹬乱神,伴有面部甚至全身出汗,自己蹬开被子后,哭闹即停止。父母可用手去摸摸宝宝的额头、脖子和耳朵等暴露在外面的部位,如果宝宝脖子和耳朵后面有汗,那表示太热了,如果这些地方很凉,且哭声低沉,哭时肢体少动,则温度太低,需要给宝宝添加衣被。
7、困倦性啼哭
累了就睡是婴儿大多数时间的本能反应,而且也不需要太多的安抚,他们很快就能睡着。疲惫的宝宝会打哈欠、揉眼睛等,如果你没有发现他的这些暗示,还是一相情愿地哄他、逗他、抱他,或者室内人太多,声音嘈杂,空气污浊、过热等,那抗议的哭声也就越强烈。此时宝宝的哭声一般很强烈,而且还略有颤抖和跳跃,一声声不耐烦地嚎叫,这就是习惯上称的“闹觉”。
8、环境不适性啼哭
如果宝宝的哭声里带着烦躁不安的情绪,就需要检查一下周围环境是不是过于喧闹,比如强烈的灯光、嘈杂的声音、搬动物体等,或者是妈妈们摇晃宝宝的幅度太大了。
9、烦躁性啼哭
这种哭泣常在宝宝吃饱入睡前或玩耍前,哭声长短不一,无节奏感,常哭哭停停,断断续续,并且时不时会睁大眼睛左顾右盼。
宝宝哭闹的原因有哪些,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宝宝哭闹的原因真的是很多啊,一时之间也无法列举完全。宝宝在没有学会说话的这一阶段,哭是他和外界交流的唯一手段,读懂了宝宝的哭,也就读懂了宝宝的内心需求,也就能更好地照顾宝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