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保持皮肤的清洁对我们的健康很重要。尤其是在夏天,天气炎热,身体容易出汗,爸爸妈妈就会经常给宝宝洗澡。可是有些情况下是不能给宝宝洗澡的,如果强行洗澡会影响宝宝的健康。那么哪些情况下不能给宝宝洗澡?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1、宝宝突然哭闹不肯下水
如果平时很享受洗澡的小宝宝,突然有一天准备给他洗澡时,他哭闹不止,不肯下水,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宝宝生病的先兆或者是已经生病了,如果强硬给他洗澡的话,很可能会加剧病情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改为温水擦浴。
2、宝宝刚喂完奶后
婴儿的胃呈水平横位,容量较小,贲口松弛,而幽门较紧,胃蠕动功能较强,加之其神经调节功能不完善,如果刚喂完奶就马上给他洗澡的话,很可能会造成宝宝溢奶,而且热水刺激后,会使得腹腔血液供应相对减少,影响宝宝的胃肠消化。正确的做法是喂奶后要将婴儿上身直立起来,脸靠在母亲肩膀上,轻轻抚拍宝宝后背,直至孩子打出奶嗝,将胃内空气排出,喂奶1~2小时之后再给宝宝洗澡为宜。
3、打完预防针后
小宝宝都需要在规定的时间注射一些疫苗,接种疫苗后针头都会在宝宝稚嫩的皮肤上留下一点微小的创伤口,如果沾到不干净的水可能会造成接种部位产生红肿的情况,即针眼处发炎,所以,接种疫苗后,一定要注意保持宝宝皮肤尤其是注射部位皮肤的清洁,这样就可以减少预防接种后细菌感染的机会,通常建议,预防接种后24小时内不宜洗澡,不能进行剧烈运动,避免大量出汗刺激局部皮肤。
哪些情况下不能给宝宝洗澡,爸爸妈妈们都了解了吧。尽管保持皮肤清洁很重要,但是我们也要视情况而定。当宝宝出现上述情况时,我们给宝宝洗澡就要谨慎了。此时应该改为用温水擦洗,这样既让宝宝保持清洁舒爽,还不影响宝宝的健康。